摁住拆了建、建了拆的亂作為之手 |
2024年04月23日 08時44分 新華網(wǎng) |
新華社成都4月22日電題:摁住拆了建、建了拆的亂作為之手 新華社記者高健鈞 記者近期采訪時看到、聽到這樣一些事情:隔離帶的花開得正盛,卻被鏟了重種;綠化樹木長得枝繁葉茂,卻被砍了重栽;人行道使用良好,卻被挖了重鋪……一些地方隔三岔五拆了建、建了拆的情況反復上演。 從中央紀委國家監(jiān)委公布的今年2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(guī)定精神問題匯總情況看,在履職盡責、服務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和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保護方面不擔當、不作為、亂作為、假作為,嚴重影響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方面,當月共查處問題2339起,占當月查處的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問題總數(shù)的86.3%。 對于城市綠化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亂作為,有人追問:“大量投資誰去監(jiān)管?”有人質(zhì)疑:“事若反常必有貓膩!” 一些領導干部政績觀扭曲,熱衷華而不實的“面子工程”“形象工程”。還有一些領導干部,思路不清晰、決策不科學,不實事求是尊重客觀實際,亂花錢浪費資源,勞民傷財。此外,還有少數(shù)領導干部,打著“要作為”的幌子以權謀私,在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建設工程上搞腐敗。 摁住亂作為的手,首先要讓領導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,真正懂得“利民之事,絲發(fā)必興,厲民之事,毫末必去”,牢記為什么干,為誰而干;分清哪些事可以干,哪些事不能干,并且知道如何去干。其次,要持續(xù)扎緊制度的“籠子”,鏟除不良作風和腐敗現(xiàn)象,根本上要靠法規(guī)制度;還要制定嚴格的審批審查制度,并落實到位。此外,一些財政本就不富裕的地方,應想方設法扎緊“錢袋子”,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。 防范亂作為,還須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和看法,重視百姓的口碑,扎實做好惠民生、順民心之事。 (責任編輯:梁艷) |
【關閉窗口】 |